席音波生活事業 SHINE BORN
  • Home
  • ABOUT
  • PRODUCTS
    • 晶萃霜
    • 晶萃墨泥
    • 彩光頻率晶油
    • 石墨烯極透水光燈泡面膜
    • 超導微晶煥活噴霧(神仙水)
    • 花沐高頻香浴乳
  • 質感生活
  • Contact
  • 療癒專欄
    • 你不是懶,而是能量低
    • 你怎麼想,你就會怎麼感覺
    • 透過看見別人,我們可以看見自己
    • 眼睛的心靈語言
    • 阿育吠陀與中醫五行的對應
    • ​喉嚨緊繃的心靈語言:理解內心訊號與自我調節的智慧
    •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
    • 憤怒源於內在的無助
    • 抗拒改變的覺察
    • 如何判斷脈輪失衡?不同脈輪代表的意義。
    • 脈輪食療與水晶、花朵對照表
    • 8種與心理情緒有關的癌症
    • 不可不知的腎上腺疲勞症候群
    • 不敢表達情緒的你到底怎麼了
    • 父母與孩子的安全型依附關係
    • 拖延其實是一種心理綜合症
    • 討厭被已讀不回的心理因素
  • 常見問題

不敢表達情緒的你到底怎麼了?

​2022/06/15
圖片
禪醫迪帕克說:表達情緒是保持健康的根本。
學習的東西形成記憶,記憶及想像形成情緒,情緒是想像藉助記憶對特定事情的回應。記憶(MEMORY)、想像(IMAGINE)、感受(PERCEPTION)三者構成情緒。情緒也即思想是影響我們健康的最大問題。情緒之所以出現在心裡,是在尋求表達。如果一個情緒得不到表達,就產生了更多難以表達的情緒。這些情緒污染我們的心靈,導致身體健康問題。
很多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,會選擇憋在心裡,自己慢慢消化。
然而即便時間會讓回憶淡化,但一直放著不解決卻會把身體憋出病。
為什麼你會習慣把情緒往內吞?(尤其是負面情緒)
1. 對他人的反應過度敏感/怕給人添麻煩(羞愧感)
➤ 覺得把自己的負能量呈現給別人,可能會踩到別人的界線,或給人添麻煩。
​因而在每次表達前產生一種「我不夠好、我不值得、我不能自由表達」的羞愧感。
常發生在「太在意他人看法」、「心思細膩」的高敏感型人格身上。
​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屬於這種類型,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以下情節:

☐  我的某些過往經驗讓我感到丟臉,且久久不能釋懷
☐  社交活動讓我感覺疲憊
☐  我很害怕在與人交談中陷入沉默
☐  我身邊沒有可以讓我顯露出脆弱一面的人
☐  我必須非常用力地控制自己和情緒
☐  如果我在工作中犯錯,我覺得別人會看不起我
☐  我很常在意別人的眼光
☐  ​如果有人看到我難過時顫抖的臉,我會覺得很丟臉
2. 覺得沒人理解
➤ 如果對方不能感同身受,或者用敷衍甚至反對的方式回應,反而會讓自己更難受,還不如憋在心裡不說。
3. 在乎面子,怕情緒表現自己不成熟的一面
➤ ​成長的過程中,漸漸學會把哭聲轉成靜音,為了不讓別人看不起、為了維持外在形象,情緒的發洩逐漸被視為不成熟的表現。
4. 為了隱藏恐懼與不安
➤ ​不確定自己的情緒該如何展現?或者在表達之前就先預設不好的結果,因此感到恐懼而不敢表達。
5. 受環境文化影響
➤ ​在西方文化中,表達自己的想法、偏好、感受是非常自然的,因為這被看作是「個體存在的表現」,也是自由的重要標誌。
但在東方文明中,自我表達卻是另一種概念。

舉例來說,在西方家庭中,如果一個孩子說父母煮的飯不好吃,這句話只會被當作是一個想法,並不會因此引來懲罰。但在東方家庭中,孩子說食物不好吃,卻有更大的可能被解讀為「不懂感恩惜福」。

再舉個例子,東方學校教育中,如果有特立獨行、不合正規的孩子,通常會被當成「問題兒童」來對待,因為東方教育追求「唯有讀書高」的風氣,認為認真讀書才會有好的未來性。而西方教育則是尊重孩子的個人發展,希望孩子獨立活出自己的人生,只要能為自己負責,孩子可以去嘗試任何事。


​當然,過度放任的教育方式也可能讓某些行為脫序的孩子頹靡一生。但值得省思的是:不同的教育模式的確會對我們表述情緒的能力產生影響。

總是把情緒憋在心裡會對心理造成什麼影響?
1、抑鬱/憂鬱
感覺做什麼事都力不從心,總有一種無力感。後期衍生成抑鬱症,就會經常感到情緒低落、空虛、絕望、孤獨、煩躁沒耐心,也會變得無法享受生活。
2、情緒失控
長期壓抑的情緒總有一天會像火山一樣大爆發,導致交感神經處於優勢,此時會呈現緊繃、脈搏加快、血壓上升,使身體處於高壓狀態,進而影響到內分泌和神經系統功能,也讓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提高19%。
3、心態扭曲、喜怒無常
對情緒感到麻木,越來越不能理解自己,導致情緒大起大落、沒有出口,就像無數雜亂的絲線,剪不斷、理還亂。容易導致精神錯亂。

總結
人體80%的疾病來自情緒,如果沒有適度表達並持續壓抑,總有一天會對身體產生不良結果。
當然,鼓勵大家表達情緒並不表示要過度發洩情緒給別人,而是希望適度的將想法表述出來,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、相信自己的表達會帶來好結果,並透過表達去理解自我內心的矛盾與衝突,進而提升自我認同,展現自我價值。

席音波推薦您,平時可取適量「晶萃霜」搭配「彩光頻率晶油─舒緩(藍)」輕輕塗抹於頸部,幫助喉輪能量的提升與放鬆,同步調理肌膚紋路、回復平滑柔順。
圖片

    喜歡這篇文章嗎?請為我們留下您寶貴的回饋。

提交

開啟身心療癒,從此刻開始
SHINE BORN LIVING
  • Home
  • ABOUT
  • PRODUCTS
    • 晶萃霜
    • 晶萃墨泥
    • 彩光頻率晶油
    • 石墨烯極透水光燈泡面膜
    • 超導微晶煥活噴霧(神仙水)
    • 花沐高頻香浴乳
  • 質感生活
  • Contact
  • 療癒專欄
    • 你不是懶,而是能量低
    • 你怎麼想,你就會怎麼感覺
    • 透過看見別人,我們可以看見自己
    • 眼睛的心靈語言
    • 阿育吠陀與中醫五行的對應
    • ​喉嚨緊繃的心靈語言:理解內心訊號與自我調節的智慧
    •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
    • 憤怒源於內在的無助
    • 抗拒改變的覺察
    • 如何判斷脈輪失衡?不同脈輪代表的意義。
    • 脈輪食療與水晶、花朵對照表
    • 8種與心理情緒有關的癌症
    • 不可不知的腎上腺疲勞症候群
    • 不敢表達情緒的你到底怎麼了
    • 父母與孩子的安全型依附關係
    • 拖延其實是一種心理綜合症
    • 討厭被已讀不回的心理因素
  • 常見問題